第5章:滁州有大户,师爷很神秘(1 / 1)
本该去东边周家。
三人却折返而回,奔向县衙所在的方向。
毕竟胖瘦二人可是这里的坐地户。
对滁州县可是了若指掌。
如今的滁州,只有县衙附近才有酒馆,商铺。
再说的明白一些。
就是围绕着张员外的府邸而建。
一是为了安全,二来,能消费的起的,也就只有张员外的家人和下人了。
到了才知道。
哪怕是县衙的人,多少也都是赊账。
看那店铺的牌面也知道。
都是为了张家一家服务的。
“这也太夸张了吧。张家有多少人?竟然能让这么多商家存活。”
回来的路上细数了一下,至少有十来家各色的商铺。
而且卖的东西也是十分的齐全。
要不是知道滁州县的现状,只看这里。
还以为是一个富庶的大县。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其实吧,这都是张家的产业。我偷偷告诉你,你可别外传。像张家这样有钱又有势的,别说是外地的亲戚,就是各省的官员,甚至长安的官员,都多有往来。听说,他们家还出过探花。全府上下,几百口的人肯定是有了。至于他们上面究竟是什么人,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县太爷知道,也不会跟我们说。”
“这么大能耐?还留在滁州这个灾县做什么?”
“那谁知道去,人家就愿意留在这,咱还能赶走他们不成?况且我们的一些福利,也是人家张家心情好的时候给的。”
“还有这事?”
所谓的官商相互,倒是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否则数千灾民,仅凭他家的十几个护院,也不可能如此平安。
“呦,两位?三位官爷,有日子没见了。楼上雅间请,今天想吃点什么?”
“你看着办,走吧,上去再说。”
刘全难得趾高气扬一次。
别看他在百姓眼中那可是当官的。
可店家那是接待过大官的,又怎么会在乎几个捕快。
能这样和颜悦色的说话,还是给县太爷几分面子罢了。
要是平日,胖瘦二人可没有这么嚣张过。
谁叫今天有人买单呢。
酒楼的装修倒是十分考究。
虽说只有二层,客人却是不多。
坐定了之后,杨怀可是打开了话匣子。
想到哪就说道哪,把他知道的一股脑的说了个遍。
入乡随俗。
楚南安倒是没有拒绝胖瘦二人的安排。
菜一上来,这二人倒真是像饿死鬼托生一样。
含含糊糊的说着,还不住的往嘴里塞着。
楚南安可从来没见过这种场景。
一盘菜,足够他一人吃饱的量。
还没十几秒,就光盘了。
楚南安一口没动的情况下,二人足足吃了十盘同等量的菜,才减缓了速度。
“来,老楚,敬你一杯。嗝。”
楚南安略显尴尬的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
“老杨,你在滁州也有十年了吧。县太爷,为人如何?”
了解了张家,滁州的大致情况。
现在就只剩知县张士才和磕巴师爷付庄了。
楚南安也想过离开。
浪荡江湖也好,换个地方做点小买卖也行。
毕竟以他现代人的学识,总会有用武之地。
可谁叫皇权威严。
别说自己根本走不了,县太爷也不敢顶这么大的雷放他走。
要是真说走就走,以大唐律法,自己就是逃犯。
所以既来之则安之,谁知道要在这里多久。
没准就是一辈子的事。
怎么也得先把身边的人弄清楚。
“太爷?胆小、好色、贪财。不过对下面的人,还不错。刘胖子,就是他表外甥。胖子,你说说吧。”
“关系就别说了,谁还不知道。杨瘦子说的对,他就这么个人,当初,还是我们家凑的钱,给他买的官。做官方面吗,也就那么回事。”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
除了毫无敬意之外,倒是把张士才说了个通透。
也真是自来熟。
把楚南安当自己人。
谁叫这地方十几年都没个稳定的新人。
之前也来过几个,最长的也不过三个月,就逃之夭夭了。
至于是因为受不了苦,还是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倒是也有发展的好的。
听说是到京城当官了。
可唯独这个县太爷,却是铁打不动的存在。
“十多年?这可不短了,照你这么说,滁州县遭灾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还能坚持下去,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啊?”
“那我们就不知道了,有口饭吃,又有面子,总好过在家种地。还说不准哪年就遭了灾。我反正是挺知足的。我们不像你,身手好,又年轻。我们这两下子,打个流氓地痞什么的还凑合,这样就挺好。”
说着说着,反而说到了他们自己身上。
不过想想也知道,人家毕竟是一方父母官,可不是什么事,都要跟下面人说清楚的。
“那师爷呢?”
“师爷?付老头?他磕巴,平时很少说话,来这也就两年多。我们也懒得去在意他,反正太爷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算是个本分的人吧。”
“他不是滁州县人?”
“别说他了,我们也不是啊。太爷和胖子的老家离京都不远,我家在凤阳。师爷?还真没问过。”
胖子附和的点点头,却是根本不在意师爷从哪来的。
这倒是让楚南安有些奇怪。
师爷的任命,除了朝廷委派,也可以由县太爷指定。
而付庄这个人看上去与世无争,却怎么感觉都是那种有心计的人。
这样的人,又为何要来一个灾县当师爷。
难道真是走投无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