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我要做音乐上的皇帝 哼哼哈兮(1 / 1)

加入书签

墨言心里可没想那么多,他继续打字,发布了他的解读。

“虽然我是写通俗文学的,但是我从小就是一名古诗爱好者,对诗词,尤其是古诗,都有所涉猎。”

“奈何自己写多了小说,再也找不回写古诗那种灵感,那种文思了。”

“今天,沈寒的这首诗,让我彻底开了眼。”

“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我个人的解读。”

末了,墨言还调皮的学习了一下现在网上流行的说法,

加了句,

“不喜勿喷。”

网友们纷纷评论,

“哈哈,墨老师说笑了,谁敢喷你。”

“您就是我们炎国文学界的神明,谁敢对神明不敬?”

“墨老师您快说说你的见解吧,其实我一直也喜欢沈寒的这首诗,但是无奈本人文化有限,理解不了深层意思。”

“对对,我也是只知其意,不知其义。

墨言和蔼的笑了笑,继续打字发布。

“首先,我本身是一名通俗小说作家,我就以通俗的说法,为大家解读一下。”

“首先,今犬尚吠尧,”

“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只知道追捧一些米娱文化,棒娱文化,接受一些怪异另类的所谓新潮流。”

“却不懂得尊重炎国的传统文化。”

“而且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的饭圈粉丝,动不动就炮轰自己偶像的对手,动不动就张嘴骂人,出口成脏。”

“沈寒形容他们为狗吠,也并不为过。”

“外邦笑千秋,说的是,国人,尤其国内的年轻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外国人能不笑我们吗?”

“千秋指的就是我们炎国。”

“沈寒骂人的同时,”

“也不忘提点一下,我们炎国传承五千年,千秋万载,古之大国,不是一些外邦能随意笑话的。”

“中夜四五叹,这句话,就是整首诗的高明之处。”

“一般人写,可能就是中夜不能寐,或者辗转反侧之类,形容主人公晚上睡不着觉。”

“而沈寒这句中夜四五叹,不仅表明了主人公睡不着觉,而且还非常形象的写出他常常唉声叹气,思虑难眠。”

“主人公深夜叹气,心有忧虑的形象跃然于纸,这是点睛之笔。”

“常为华语忧,这里沈寒说的是我国娱乐圈。”

“为什么不用华娱,而用华语呢,”

“这也是沈寒的厉害之处,”

“你们试想一下,若是常为华娱忧,是不是就没了古诗那种氛围,那种意境?”

“按照你们的话,就是出戏了。”

“因为华娱这种明显的现代词汇,太破坏一首古诗的意境了。”

“而华语这词,也是一语双关,一是说我们炎国的娱乐圈。”

“二呢,是代表所有说华语的地方,不管身在哪里,都要记住,自己是炎黄古国的传人,”

“不管在哪里,只要讲华语,就不能忘记自己的母语国,都要心系祖国,不能忘本。”

“所以我说这首诗非常不错,古诗的框架,却延伸出当今社会的立意。”

墨言大师的这段话发出,轰炸了整个围脖。

自墨言得到若贝文学奖回国后,就归隐山间,再没出现在公众视野。

此番出现,却是大加赞赏沈寒的古诗,

很多文娱媒体各种报道劈头盖脸的发出。

《墨言大师六年之后,首次发声,力挺沈寒》

《文学大师说沈寒是古诗大师》

《来自墨言的解读》

《关于设置若贝古诗奖的可行性》

沈寒看着这些报道,微笑不语。

他那个世界有太多吊炸天的古诗,

这首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还只不过是李白的冷门作品。

这个世界的古诗文化匮乏,可见一斑。

开始看到墨言给的评价,

他还觉得不可思议,

这里没有李白杜甫,可是有白居易王安石啊。

这首诗虽然出自李白,但也算是李白不怎么出名的一首,

怎么和白居易王安石比。

结果上网一查,

嘿,

这个世界的古代虽然有白居易王安石,

但是却没有传世的那些作品,

比如《长恨歌》《琵琶行》,

只有一些江南好,忆江南,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

这种比较口水话的诗文。

沈寒笑着给墨言的围脖点了个赞,

回复道,

“墨言老师谬赞了,我是看您的小说长大的,承蒙您指导,我以后更加努力学习。”

“争取光大我炎国古诗一派。”

......

因为墨言的力挺,网上持续发酵,沈寒的诗,沈寒的名字,

迅速火爆全网。

一些路人和自来水,看到墨言围脖,也纷纷跑去沈寒围脖。

不仅被沈寒的中夜四五叹震惊,

也被他那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以桃花一处开。”

给惊为天人。

这人是古代穿越来的吧,

这句话也是古诗,

我怎么感觉不是简简单单的拉票,

这句诗散发出一种一代枭雄的帝王味道啊。

枭雄逐鹿中原的野心,在这句话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沈寒,

似乎就是要做,

文娱圈的皇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