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东施效颦,不伦不类(1 / 1)
爱豆世纪公司顶层。
蔡虚昆看到网上自己粉丝得意的叫嚣,
心中也是得意极了,
也是自言自语的,
叫嚣起来。
“看见没,看见没。”
“你沈寒,拿什么跟我比。”
“我说了,会写歌,会作诗,都没卵用。”
“现在,要看饭圈。”
看到蔡虚昆得意忘形的样子,
助理小李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
“虚昆,我们不能再大意了。”
蔡虚昆转过头,语气不悦说道。
“怎么,我现在领先他500多万票了,他还能反超不成。”
小李扶了扶眼镜,分析道,
“上次我们都是这么想的,本来领先他一倍的票数,谁知道那小子,”
“发个破诗,就把票数反超过来了。”
“这次我们不能再掉以轻心,比赛截止只剩最后一天一夜了。”
蔡虚昆眉头舒展了一些,小李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小心驶得万年船,
他实在被沈寒搞怕了,
得意过后,也渐渐冷静下来。
“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巩固我们现在的优势。”
小李眼中闪过一抹狠厉的光芒,阴森森的说道,
“有句话叫,趁你病,要你命。”
“现在正是要沈寒命的时候,要打得他永无翻身之力。”
“这样,我们叫公司给几个音乐公知大V充值,让他们狠狠敲他一下沈寒的歌。”
“毕竟,你是歌手,你和他只在歌王争霸,最后还是要回到音乐这一层面来。”
蔡虚昆沉吟片刻,觉得这种方法可行性不高。
因为他抛开个人主观因素,
客观的说,
他也是搞音乐创作的,
以前他也对自己的原创有信心,
可是和沈寒那两首歌比起来,
他确实自愧不如。
但是他也不愿意承认。
他饭圈粉丝多,
他是流量小生,
你沈寒原创再厉害又怎么样,
你有我会唱跳RAP吗?
“可是,从音乐方面讲,他那两首歌比我差,也差得有限。”
“我们怎么从他音乐上下手?”
小李笑了笑,
“虚昆你平时都不关心这些公关舆论的事,”
“有些公知大V,足以决定一首新歌,新电影的生死。”
“我找两个音乐自媒体大V,他们的粉丝比一些明星还多,都是围脖圈内默认的专业音乐人。”
“他们两个,贵是虽然贵了点,但只要充值到位。”
“相信白的也能被他们说成黑的。
“活的也能被他们说成死的。”
“而沈寒,注定要死!”
蔡虚昆是爱豆世纪的摇钱树,最大咖。
虽然老板现在在国外,但是接到他的电话,
立马打电话给已经睡觉的财务,紧急拨付了400万专项款到蔡虚昆的个人账户。
不多时,这400百万分别流入了两个围脖音乐人大V的账户里。
片刻后,一个围脖认证炎国著名幕后音乐创作人的大V,动态亮了。
“鉴于这两天歌王比赛的两名选手的原创对决,我有必要说两句。”
“其实呢,沈寒的那两首歌都被他粉丝吹得太过了,也就中等稍偏上的水平吧。”
“在我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比起蔡虚昆的两首歌,还是略逊了一筹。”
“蔡虚昆的《情人》比起沈寒的《情人》。”
“从音乐角度出发,还是要强上一些的。”
“而沈寒的《情人》只不过是用粤语唱出来的。”
“粤语歌本身就自带BUFF,这两年在大陆也确实赢得了不少青睐。”
“只能说沈寒很聪明,知道扬长避短。”
“知道自己的歌不如蔡虚昆,就取巧的唱粤语歌。”
“然后,大家都知道我开围脖以来,就一直公平公正的点评圈内的所有原创歌曲。”
“不存在谁充值就捧谁,谁不充值就踩谁的说法。”
“这也是我深耕原创音乐圈,收获600万真实粉丝的原因。”
“所以,言必于此,不接受任何反驳。”
就在张东至发完博文后的下一秒。
一个名叫李自乐的围脖音乐公知也发博了。
“@张东至,英雄所见略同啊。”
“你说的,我都认同,就不再复述了。”
“我就说一点哈。”
“有一说一,我们先不谈什么外文歌华语歌。”
“我们先从原创音乐的本质上来看待问题。”
“张老师已经点评了他们两个人的《情人》。”
“在这里,我着重说一下《WAIT》和《炎国话》。”
“在我看来,沈寒这首《炎国话》,也是采取了投机取巧的方式。”
“我们国家这两年国力愈发强盛,各种主旋律电影歌曲层出不穷,在市场上收获了不小的热度。”
“但是我们还是回归到音乐本质来看。”
“这首《炎国话》真的是差得《WAIT》太远了。”
“无非就是标新立异的把绕口令融入到说唱中。”
“但,这并非就是创新。”
“在我看来,这种标新立异完全就是另类,反而是不尊重原创歌曲的表现。”
“绕口令就应该是绕口令,流行歌就应该是流行歌。”
“这种强行缝合的方式,真的有如东施效颦,不伦不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