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求收藏】(1 / 1)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尽管永州如今是大旱之年,可灾民饿死无数。
州城之内的酒楼。
却依旧人声鼎沸。
那里能看的出是大灾的样子。
李渊甚至都有一种回到了长安的错觉。
一洲百姓富一地贪官。
那恐怕真的比皇上过的还要快活了。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李渊乘坐的马车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买的起的,刚停在这鼎丰楼门前。
小二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招呼。
马车也被专人拉到了一旁。
“两位爷可是远道而来,咱这鼎丰楼可是永州城里最好的地了。”
李渊也没说话。
带着白起就走了进去,锦衣卫已经散布在周边。
万一有个什么不长眼的货色。
他们可以自行解决。
李渊对于自己的性命还是很看重的,系统新手礼包的那枚延年益寿丹,不仅治好了他身上的所有暗疾。
同时也几乎是让他百病不侵了。
否则他还真的不敢随便乱吃东西。
要知道。
古往今来,因为风寒死去的皇帝都不止一位,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这个年代一旦生病,绝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硬挺着,剩余的才能靠一些赤脚医生,倒不是他们的医术不好。
而是战争太多,医术也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学会的。
文盲无数。
实在是太少,更多的大夫都是赶鸭子上架,当然沧海遗珠,还是有些医术高明之辈,只不过根本不够用啊。
李渊也想过发展医疗,可这不是他的专业。
但以后慢慢发展,百姓能够吃饱饭以后,可以颁发律令,让所有人讲一讲卫生,至少别喝生水。
沸水消毒,这就能够活人无数了。
可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在吃饱饭以后在谈,否则会连活都活不下去了,还讲卫生?
那才是徒增笑而。
李渊进了鼎丰楼,迈步就往二楼走去。
小二笑着说道:“爷,这正赶上吃饭的时辰,雅间里都坐满了,要不在二楼歇一下脚,看看咱永州的风土人情。”
“也是不错的。”
小二整日里招呼的都是达官贵人。
嘴里自然也学了一些文人用的词。
算是活命的本钱。
李渊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在外面坐着吧。”
李渊和白起走上二楼。
二楼诺大的地方,就摆了三张桌子。
除了没有隔断以外,跟雅间也差不了多少了。
显然这里不招待普通百姓。
一顿饭估计都够一家几口人生活多月。
白起习惯性的站在李渊身后,李渊看着他说道:“坐下吧,且看看这永州城里有多么豪奢。”
小二没有听懂李渊的意思。
却是在旁边捧着说道:“这位爷是第一次来到咱永州城吧。”
“您可有所不知。”
“这四面八方来的东西,都要先从我们永州过一道。”
“就比方咱们鼎丰楼里的特色,美人贝,那可是千里迢迢运送过来的好东西,就算是皇上也吃不到。”
“说句不客气的话。”
“那长安城里的大酒楼,恐怕都不如我见识的多。”
“您看看,要不要给您上几道招牌菜,尝尝鲜。”
小二说的兴起,他也看出来李渊坐的马车,显然非富即贵。
也不在乎有没有钱。
还没有人敢欠鼎丰楼的酒钱。
最差最差把马车抵上就行。
白起眼神中露出一丝杀机,妄议陛下,若是李渊阻止他,恐怕这小二此刻已经人头落地。
李渊听着他吹牛,看向他说道:“那把招牌菜都上来。”
“看看是不是你吹得厉害。”
小二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声音提高了几分,冲着楼下喊着:“二楼两位爷点招牌菜九道。”
小二这一嗓子。
显然是为了给李渊面子。
然后又放低了姿态说道:“爷,还要喝酒吗?”
“咱们这三日醉也是极好,放了可有十年。”
李渊微微颔首,还未开口。
楼梯上。
噔噔蹬蹬的声音响起。
李渊的眼眸看了过去。
小二往旁边让了两步,察觉到了李渊的疑惑,小声的说道:“这是刺史府的钱三爷,客官要注意些。”
李渊没有说话。
楼梯口率先走上来两个壮汉。
一人手里挂着一个食盒,镶金琉银,富贵逼人,随后在上来了一个身穿锦衣的中年人,留着一个八字胡。
长着三角眼。
刚一上来就不停的撇着。
发现李渊是个陌生面孔,立刻的笑了起来。
指着李渊旁边的一个桌子坐了下来。
李渊皱了皱眉头,这样的货色,一般来说不是应该欺男霸女,把雅间的食客赶出来,自己进去吗?
倒是少了一场好戏。
小二似乎也不愿意停留,小声的说道:“爷您稍等一会,小的去给您捧一坛酒上来。”
李渊微微抬手,示意小二下去。
大唐的酒水。
大多都是清酒,度数很低。
以他的酒量喝个两三斤都感觉不到任何醉意。
如程咬金,尉迟恭他们这种军中猛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话,一蹲下来没个十斤八斤是打不住的。
其实主要是度数太低了,听起来很多。
实际上换成高度酒的话,估计一人一斤半斤就要喝到桌子下面,当然现在还没有高度酒。
李渊顺着窗户,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
有一种错觉。
他真的是来到了一个大旱的州城吗?
不仅一个灾民都没看到。
反而有一种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感觉。
钱三爷坐在侧边的桌子上,发现李渊竟然没有看他,而是看着窗外,不由得生出一股怒气。
看着桌子上摆着的碗筷。
手猛地一挥。
噼里啪啦。
碎瓷片散的到处都是。
才怒气冲冲的说道:“不知道老夫是什么规矩吗?”
“上这些东西,脏了老夫的眼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