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史称——高祖治贪!【求收藏】(1 / 1)
钱永安!
一洲刺史。
他是有资格在长安面圣的。
自然是见到过李渊。
此刻听到了李渊的声音,他不可思议的抬起了脑袋,嘴角还挂着刚才喷人流出来的唾沫,满脸的不可思议。
在他看来。
永州这地界,不能说是山高皇帝远。
但那也是偏远地带,不像是江南那些富庶地方,皇上一个高兴还能去出巡一下。
从长安离开以后。
钱永安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再见到李渊。
并且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的嘴巴张了张,却感觉到上下嘴唇就像是粘在了一起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只是把脑袋磕在地上。
砰——
砰——
砰——
几乎是眨眼之间,他的脑门上就瞬间出现了血迹。
只是李渊没有再留给他一点耐心。
做错事还能改过。
可死去的那些百姓,永远也活不过来了。
白起提着刀缓缓的走了过来,看向了钱永安,等待着李渊的命令。
李渊微微颔首开口说道:“斩首,游行,立碑,朕要让他们千百年之后,依旧被唾骂,只有这样,才能震慑其他人。”
“并且从即日起,由锦衣卫招募人选,监察天下。”
“通告天下,以往种种,既往不咎,日后再犯,遗臭万年!”
白起恭敬行礼。
一刀落下。
钱永安的脑袋在地上滚了起来。
刺史府前。
瞬间一个个脑袋滚动。
鲜血流满一地!
李渊看着这人头滚滚,没有任何解气的感觉,只是有一种无奈,治理一个国家,并非一杀了之就能解决一切的。
如果真的仅仅凭借杀人就能让国家富庶,强大起来。
那也就简单了。
不过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震慑。
否则真的因为处理了永州刺史,而让天下官员人人自危的话,那恐怕祸患会就此而起,从而被东突厥利用起来。
眼下。
李渊甚至不清楚东突厥这些几十年年来,趁着隋朝被推翻,大唐的战乱,收买了多少叛徒,又送进来多少内奸。
尽管李渊表面上蔑视这些蛮夷。
可两国交手多年。
许多东突厥的人,说的官话比大唐都还要正宗,潜入进来,根本无法分辨,有的甚至已经生活了几十年。
可以说就是个大唐人。
只不过东突厥如今强大,一旦跟大唐开战,那么这些人就会成为一个个不稳定的因素,当然如果大唐能够将东突厥覆灭。
他们至多再有三辈人。
恐怕连东突厥的土话都不会说,完全成为大唐人了。
一个个脑袋被锦衣卫收集起来。
全部用石灰覆盖。
然后放在了马车之上。
李渊看着白平说道:“去将本地的大儒请来,让他写一篇碑文,就刻录在永州城外,让所有人都看一看。”
“再给他们铸造几个雕像,跪在城门口。”
“让所有人都能唾骂。”
“并且游行全国之时,将此事给传出去。”
白平听着李渊的吩咐,眼皮子都抖了抖。
遗臭万年。
跪在城门口。
这种事就算是他都有点害怕。
更别说那些风雅的官员了,为了名留青史,连用脑袋撞宫门都有可能,甚至有些人抬棺上朝。
就是为了留个清名。
白平想了很多,却不清楚的是。
他因为被李渊派去请了大儒刻碑,却在史书上留了一笔。
而这一次的永州流血事件。
在史书详细记载。
后世史称,高祖治贪!
白平如今自然是不太清楚他捡了个大漏。
他连忙行礼之后,将大儒还有刻碑的匠人以及石料都给分别派人去请了过来。
李渊双手负与身后。
都说百姓最好看热闹,可如今已经过了快一个时辰,城中一切太平,却没有一个百姓敢出来。
看一看这些贪官污吏被砍下来的脑袋。
也没有人沾一沾人血馒头。
可以想象他们害怕突厥人害怕到了什么地步。
白平带着一队被锦衣卫引到了当地大儒的府前,却发现这大儒的府邸,大门正敞开着,跟别处的大门紧闭,好像不是生在一个地方。
他眼神中也是有些好奇之色。
于是乎一抬手。
身后的人全部都站在了原地。
他只带了两个人就披甲带刀的走了进去,身边两个人并不是锦衣卫,而是在永州本地的新兵。
原来也是读书人。
白平好奇的看着身边的人说道:“书文,你可认识这位姓郑的大儒?”
书文听到白平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崇敬之意,站直了身体说道:“将军,郑先生是咱们永州境内最德高望重的大儒了。”
“当年前朝皇帝派人请了两次。”
“他都没有入朝为官。”
“甚至有一次都派了士兵前来,依旧如此。”
“我父亲当年就在这里亲眼见到的。”
白平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笑了起来说道:“前朝皇帝不成,陛下乃是明君,我去将他请过来。”
“看看是不是真大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