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边关战情,李渊锦囊妙计【求收藏】(1 / 1)
李正宝对于梁洛仁的怒斥。
浑然不惧。
他只是冷冰冰的看向梁洛仁说道:“亲王,莫非今日李秀宁的人,没有来找过你吗?”
梁洛仁脸色一变。
李正宝却是比他提前开口说道:“亲王无须回答我,只是末将明日将会出城,恐怕不可能活着回来。”
“具体如何行事,还需亲王自行斟酌。”
“末将告退了。”
李正宝说完话之后,他就清楚了。
李秀宁的人的确是找到过梁洛仁。
既然如此。
那他来的目的也就够了。
梁洛仁尽管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他的身份就是他最大的优势,如果有了机会,那梁洛仁肯定不会甘心屈居人下。
吱呀——
房门打开,李正宝带上了斗篷,跟随着管家离开。
梁洛仁却是坐在房间里,看着门外的黑暗,以及洒落在地上的月华,脸上阴晴不定。
当一只被圈养的肉猪。
没有人会甘心。
除非是真的无可奈可。
要不然古往今来为什么那么多的藩王,吃喝不愁,百代无忧,最后都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说到底就是一个权字。
今天李正宝的到来,也给了他一种感觉。
那就是李秀宁并非无的放矢,而是联系了不止一个人,一旦起事,他得到的好处最大,却不会担心被卸磨杀驴。
因为他如果叛变梁师都。
那就给许多人当了一个榜样,大唐不会亏待有功之臣,有了这个名头在,至少可以活的无忧无虑。
梁洛仁心里在挣扎着,直到现在他也没有任何决定。
大唐边城,将军府。
李秀宁,李建成,柴绍,薛万彻等人正密谋商议。
他们四人如今就是边城掌权之人。
手下都有着各自的兵马。
加在一起也将近五万人。
而整个朔方也不过两三万人,还有一半都是没有见过多少血的新兵,只不过因为有着城池还有东突厥的骑兵。
才一直无法将朔方收复!
李秀宁看着眼前的地图,画着鞣制的牛皮上面,伸手一划说道:“这几日时间,已经让整个朔方都慌乱起来。”
“我们的人也在其中散布消息。”
“现在群情激愤。”
“只是梁洛仁,辛獠儿,李正宝他们都还没有任何答复,应该是没有见到利益,不会轻易松口。”
“也担心我们出卖他。”
柴绍是刚刚赶到边城,他看着自己的妻子李秀宁说道:“秀宁,这一次再攻朔方,难点依旧在于东突厥。”
“而且经过了上一次的袭杀。”
“梁师都肯定更加怕死。”
“我担心的是东突厥会不会布下一个圈套,等着我们钻进去。”
“到时候正面作战,骑兵肯定是他们更占据优势!”
柴绍话还没有说完。
李建成就眯着眼睛说道:“柴将军,你也不用给我们的脸上贴金,骑兵作战,大唐不是东突厥的对手。”
“一来是他们都在马背上长大。”
“二来就是战马。”
“所以最好能够将他们拦截下来,无法支援。”
李秀宁听着李建成的话,她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东突厥的骑兵训练有素,来去如风,而且一路上畅通无阻。”
“我们的人想要去阻断他们难道去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面对上万骑兵,想要挖坑毁路。”
“这至少也需要几千人。”
李建成脸上也是出现了一丝无奈,目光死死的盯着面前的地图。
想着李渊给他的任务。
一个月时间拿下朔方。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有余。
除了一些小打小闹。
还没有任何的收获,眼下即便是出兵,那肯定也占不了什么好处。
薛万彻站在旁边说道:“汉王,公主,驸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眼下在朔方驻扎的五千骑兵。”
“真的送到了我们嘴里。”
“是吃还是不吃。”
“真要是全部杀了,那东突厥会不会以此为由,跟我大唐开战!”
“眼下要是战事起了,那边城肯定是拦不住东突厥,边城要是破了,我们可就是大唐的罪人了。”
薛万彻的一席话。
把在场几人想说还没有说的都说了出来。
颉利可汗不傻。
那他为什么要放五千人在朔方呢?
要是真的放一万,甚至两万。
这诺大一个朔方也并不是养不起来,毕竟又不是养一辈子。
可要是真的留了两万骑兵在朔方,那加上朔方的兵马,大唐可就是真的对于朔方没有任何兴趣了。
五千人。
这是一个很暧昧的人数。
更像是东突厥下的一个鱼饵。
一旦大唐想要收复朔方,那么这五千人就像是拦在前面的拦路虎,不把他们吃掉,就见不到梁师都。
可要是吃了。
这五千骑兵,或许会把东突厥两个可汗联系在一起。
仅仅颉利可汗手下就有十几万兵马。
要是再加上突利可汗。
那么大唐的边城,恐怕就会变成一张轻易就能被戳破的宣纸,最后长驱直入,攻入长安。
李建成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看着脸色变的难看的李秀宁和柴绍。
李秀宁缓缓的抬起头开口说道:“大哥,你一过来就谋划着要收复朔方,您能跟我说这真的是父皇的意思吗?”
“还是……”
李秀宁这几日时间,也是收到了李世民送来的信函。
上面把在玄武门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个清楚。
所以她也开始怀疑。
李建成是不是非要拿这个功劳,来对付李世民。
当然如果能够收复朔方,而不让东突厥有借口发兵,她是一百个愿意,但就是担心边城会在她手里丢了。
此刻,也不能不开口问一下。
李建成听着李秀宁的质问,他看着李秀宁和柴绍,点头说道:“秀宁,你既然问了,那我也不瞒你!”
“你说的没错,我是跟世民要争太子之位,或者说是把我的位置拿回来。”
“可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为了父皇,否则我们当这个太子,还有什么作用呢?”
“我来边城的时候。”
“父皇便让我用一个月时间,拿下朔方,我也立下了军令状。”
李秀宁眼眸微动,不可思议的说道:“一个月?”
“大哥,你可知道,我在这已经多少年时间。”
李建成闻言,苦笑一番说道:“没错,就是一个月,我不知道父皇为什么要定这么短的时间。”
“可是父皇,高瞻远瞩。”
“定有深意,父皇可能也并不相信我能够完成此事”
“所以临来之际,他给了我一个锦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