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 黄蓉的愤怒(1 / 1)

加入书签

“各位爱卿,你们为何一定要灭了少林寺呢?”

宋徽宗很是无奈。

少林寺不管怎么样,起码比梁山还有方腊好的多吧。

至少少林寺在襄阳危机之时,也会出手相助。

四大权臣脸色一僵。

宋徽宗的这个问题,他们如何回答?

难道告诉宋徽宗,他们是贪图少林寺的利益。

想要把那群和尚,借机收为己用?

大宋江湖盛传,天下武学,尽出少林。

若是把少林寺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自己势力中,高手岂不是能源源不断的培养了。

“皇上的意思是?”

杨戬问了一句。

“朕的意思,还是先灭宋江方腊,至于少林寺,男欢女爱乃人之常情嘛。”

“皇上英明,出了这等事情,少林寺换一个主持方丈便是。”

杨戬马上捧了一句。

他皇城司,是肯定出兵灭不了少林了。

所以杨戬也不愿意让其余三人前去。

高俅等人,瞪着杨戬,想把杨戬吃了的心都有了。

...

大宋,少林寺。

“混账,这关廷轩简直就是枉为林朝英女侠的儿子,竟然敢污蔑我少林寺清白,简直是可恶至极。”

“各位,我少林可杀不可辱,不管他是林朝英的公子也好,还是皇亲国戚也罢,此人污我少林,就是我少林之敌。”

“师兄说的不错,老衲提议,去开封城,抓那关廷轩回少林,让他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不错,老衲赞同师兄的话,我等也不取那关廷轩性命,只是必须抓他回来我少林,以还我少林寺的清白。”

“阿弥陀佛。”

玄慈方丈身为当事人,一直没有开口。

此时,终于口诵一句佛语。

“方丈师兄,虚竹子从小在我少林寺长大,那关廷轩如此污蔑方丈师兄,岂能罢休?”

“阿弥陀佛,你们不可去开封城找那关廷轩。”

玄慈方丈摇头轻语。

只有玄慈方丈,心中知道关廷轩并没有说谎。

若是去找了关廷轩麻烦,林朝英出关,那还不把少林寺给掀翻了才怪。

因为关廷轩,说的乃是事实。

“方丈师兄此话何意?”

众少林和尚大惊。

“此事,一言难尽。”

“报,山下传来消息,说丁春秋打着灭少林,证江湖清白的旗号,欲要来我少林寺挑衅。”

“报,丐帮帮主庄聚贤,号召丐帮群雄,欲要来我少林挑事。”

“报,方丈大师,虚竹子回来了。”

......

大宋,襄阳城。

“蓉儿,你这是要去开封城?”

“靖哥哥,你莫要拦我,我前段时间就说过,若是关廷轩将我列上榜单,我必杀了他。”

“蓉儿,此事或许并非你想的那样,老夫听闻杨八妹,也并没有被收进绣坊。”

这几日,一直是黄药师阻拦着黄蓉。

否则黄蓉得知自己,位列美人排行榜第三。

早就杀到开封城去了。

“爹,女儿一世清白,怎么能被他来侮辱?”

“蓉儿此言差矣,那关廷轩小子,何来侮辱你的说法呢?”

“爹,连玄慈方丈都被他所辱,在他那里,有谁能是清白的呢?”

黄蓉得知玄慈方丈的事情,她很是生气。

本来被压下去的怒火,瞬间又点燃了。

因为关廷轩说的,几乎都是桃色花边消息。

什么段正淳和谁。

什么段延庆给段正淳戴绿帽子。

还有什么岳不群自宫。

所以黄蓉觉得,自己出现在关廷轩的榜单上,就是一种耻辱。

“蓉儿,那关廷轩说的,不一定就是假的。”

“什么?爹,玄慈方丈何等人也?怎么可能?”

“此事,爹也不太清楚,不过二十几年前,爹倒是听说了一点点事情。”

“什么事情?”

“爹只是昔日,偶然在外面,遇到一个男子,他告诉爹,少林寺肮脏至极,爹询问之下,那人说少林寺谁谁生了个儿子,被他抢走了。”

黄药师回忆了一下,缓缓开口说出了一件事情。

二十几年前,黄药师游戏天下,能认识一些江湖人物,也正常。

毕竟这是个综武世界。

若互相之间不认识,那才叫奇怪了。

“报,黄女侠,丐帮帮主庄聚贤,率众欲要攻打少林寺。”

“什么?”

黄蓉大惊。

丐帮帮主自从她交出来,后给了乔峰之后,丐帮之事黄蓉便不再过问了。

但是此时听说丐帮欲要攻打少林,黄蓉还是无法淡定。

在大明,少林武当乃是大明江湖的泰山北斗。

但是大宋没有武当。

所以少林丐帮,便是大宋江湖的泰山北斗。

只不过丐帮弟子,身份卑微,也不讨喜。

所以明面上没有人这么说过。

“庄聚贤是谁?”

郭靖在一旁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个庄聚贤,刚担任帮主不久。”

“乔峰呢?”

郭靖又问道。

“靖哥哥你终日苦读兵法,这些事情我没有告诉你,其实乔峰......”

......

大明,少室山。

“阿弥陀佛。”

方证方丈长诵一声佛语。

“方证师兄,玄慈乃是一寺之主,岂会做下这等肮脏之事?”

方生一脸的不相信。

“老衲也不相信此事,看来是有心之人,意在挑拨了。”

“师兄说的是,那林朝英女侠的公子关廷轩?”

“阿弥陀佛,我大明江湖中,风雨飘摇,血雨腥风已经无可避免了。”

“方证师兄,你只派了圆字辈的人去光明顶,恐怕其余门派心有不满。”

“阿弥陀佛,老衲本不愿派人去光明顶,是圆真执意要去,老衲也无可奈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