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督师辽东(1 / 1)
说完徐光启这边,朱由检又把目光看向一旁的孙承宗!
认真打量了一会儿,看着这位历史上明末最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
一张慈祥的国字脸,八字胡,崇祯皇帝就感觉自己底气十足了。
这位帝师也是崇祯皇帝现在唯一可以在此时大用的君子了,虽然他是立志要做昏君暴君的;
就算是前世的他,也非常崇拜这位老人。于是拉着孙承宗的手说道:
“先生消瘦了许多,受苦了”
“谢陛下挂念,老臣虽老,然尚能食饭!”
眼角有点湿润的孙承宗一语双关地道。
作为一名有抱负、有才能的实干型政治家,自然是可望建功立业的。
孙承宗在辽东督师四年,最好的战绩就是击败野猪皮,收复失地400多里,培养了马世龙等一大批杰出将领。
从这个角度来说,木匠皇帝还是很会有用人之能的;
只不过因为天启四年时,孙承宗向朝廷讨要20多万银子时,被户部拒绝,随后被人弹劾罢官,回高阳老家隐居了。
如果天启皇帝再能力挺下孙承宗,甚至天启本人再能多活几年,那么通古斯野猪皮只能饿死在东北老林里了。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其一,此时的处于小冰河时期,就连中原都深受其影响,更何况东北地区呢。
其二,也是最根本的——野猪皮集团本身就是一个不事生产的强盗集团——谁有见过种地的强盗吗?
“先生能这么说,朕深感欣慰,朕打算重新让先生督师辽东,升兵部尚书、太师,赐朕尚方宝剑,代表朕全权处理辽东一切军政事物,但有不从者可先斩后奏”
“老臣多谢陛下!”
孙承宗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下来了。
“先生其能,朕是知道的,到时候,该用什么人,能用什么人,先生只管告诉朕,朕一律照准”
“另外,朕听闻辽东黑土地,非常肥沃,又地广人稀,所以朕打算让封给将士们,不能让将士们白流血!”
崇祯皇帝看到孙承宗惊讶的表情,顿了顿继续道:
“每个士兵赐赏一百亩良田,辅兵五十亩,并且减免3年的赋税,这样就可以让将士们安安心心为大明而战了”
“陛下圣明,如此我大明将士就可以战无不胜了”
孙承宗诚恳地道,他是了解辽东情况的;
早前他就上奏天启皇帝,要这么干,但是被朝中衮衮诸公给阻拦了,今次有陛下全力支持,那么他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去干了。
“另外你到了辽东后告诉将士们,朕打算收养为我大明战死的烈士遗孤”
朱由检此举就是效法汉武帝,用烈士遗孤建立了忠诚于自己的羽林卫,而且还得到了汉军上下的全力支持和效忠,这也是汉武帝可以大刀阔斧改革最主要的主力。
“老臣代表将士们感谢陛下隆恩”。
孙承宗已经完全被折服了,他在进京之前就已经听说崇祯皇帝第一次上朝就撞死了6位东林官员,也觉得是轻浮胡闹——其实他也看不起那些只会嘴炮的渣渣;
只不过作为真正的君子的他,在心里稍微有点抵触崇祯的做法。
不过刚刚崇祯皇帝的一番作为,已经让他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这位帝王真的很会收军心啊,
“还有朕会在你上任时,给你配上朕仿照唐朝玄甲军训练的500骑兵,作为先生的核心班底”。
“多谢陛下”。
“最后就是辽响的问题了,他们的上书朕已经看过了,太胡闹了,居然开口向朕索要500万银子,内帑现在也仅仅只有区区70多万两银子了。这也是朕让你分土地给将士的另一个原因。”
是的,这其实就是效仿春秋战国、汉唐的兵役制。
比如,唐朝的府兵是自备战马,兵器的,唐朝并不需要给将士们发饷银,只需要提供军事物资即可。
因为他们每户府兵都有良田数百亩,如果没有这个数量的良田,如何能养得起一名精锐的战士呢?
“不过朕不会让先生空着手去上任的,朕会从内帑中给先生拨50万两,比先生在天启四年的20万两多出了一倍多”。
“多谢陛下,老臣自当为陛下勤勤勉勉办好辽东防务的!”
孙承宗恭敬地道。
“走,朕带先生去御花园后面看点东西”说着,崇祯皇帝就一把拉着孙承宗去了御花园后面。”
……
“陛下,此乃何物?怎么如此奇形怪状的?”
“此乃朕从一本汉朝古书上看到,就叫人找来了木匠,做了一个模型!”
崇祯皇帝指着前方的东西道。
“此乃棱堡,守地利器啊!”
崇祯指着棱堡模型道。
“先生看到那八个伸出来的棱角没,如果在上面布置了我大明的火炮的话,那么就可以相互形成交叉火力,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力!”
崇祯指着棱堡模型哈哈大笑道。
“先生如果在辽东建立这样一座棱堡,只要物资充足,500人就足可抵御建奴10000大军甚至20000大军!”
孙承宗将信将疑地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还有点不太相信。
历史上的雅克萨之战中,200多个不入流的毛子探险队就用这东西挡住了野猪皮康麻子的20000八旗大军足足一年多的时间,最后只能用围困的办法,一年后棱堡内毛子弹尽粮绝,不得已才投降了。
真是好一个大清圣君啊!好一个八旗天兵啊!呵呵。
可见棱堡的威力多么厉害了。
“先生到了辽东后可先行营造一座,进行演练嘛,到时候就知道棱堡是多么不容易攻破的!”
崇祯皇帝哈哈大笑道。
“那老臣到了辽东就去试试看!”
孙承宗看着高兴头上的崇祯皇帝,不好给他泼冷水;
当然在他看来,这所谓的棱堡肯定比一般的城池要难攻的,但在他看来肯定没有陛下说那么恐怖,500人怎么可能抵挡住20000大军,真要这么厉害,那么自己督师辽东就简单多了。
“哈哈哈,先生到时候尽管去试,朕保证棱堡好用”。
朱由检用一种近乎蜜~汁自信的语气说道。然后也不管孙承宗怎么看他,就走到棱堡模型前面给孙承宗讲解怎么使用棱堡。
孙承宗则在一旁认真地听崇祯皇帝的讲解!
“先生可明白这棱堡是如何运用了吗?”
“知道了,陛下,老臣一定将此棱堡营造到辽东每个角落,必将建奴困死在辽东老林里”。
孙承宗被崇祯皇帝讲解了半天,更加系统性的知道该怎么运用棱堡;
虽然孙承宗打心底依旧不认为用500守军能挡住20000大军,但他觉得500守军应该可以挡住5000大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