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章 讨贼中郎将?贼心不死的世家之人(求收藏!鲜花!评价票)(1 / 1)

加入书签

“什么?董卓败了?”

何进也是惊的脸色一白,抓起奏报就看了起来。

刚看几眼,他就叫苦不迭起来。

这特么,董卓是个废物不成?

卢植都已经将张角逼的步步后退了,你特么竟然能吃败仗,就这也好意思自吹自擂什么讨伐羌族百余战?你特么打的是手无寸铁的野人吧?

不但何进叫苦不迭,旁边的袁氏大臣也是一样。

董卓可是被他们一起推荐上去了,现在出了事,他们一个也逃不了干系。

“咳,王兄,还有汝南战场的奏报呢。”

刘术眼珠一转,轻声开口说道。

他有预感,这里面一定会提到秦怡禄,而且会是好事。

如此一来,一胜一败,对比鲜明,看你们这些世家、外戚的混蛋还有什么好说的。

“嗯。”

刘宏勉强压下心中的愤怒,展开汝南战场的奏报看了起来。

“嗯?”

“斩杀黄巾贼四万余人,俘虏两万余人,毕其功于一役,秦怡禄亲自取下黄巾贼渠帅彭脱的首级?”

“哈哈哈,好,好啊。”

“这才是我大汉将士该有的表现。”

刘宏原本阴云密布的脸色瞬间转晴,心神舒畅的扬了扬手中的奏报。

“诸位,都看看吧,这是汝南战场传来的奏报。”

“你们不是要商讨封赏吗?正好,这秦怡禄又在汝南立下了大功,亲自斩下黄巾贼渠帅彭脱的首级,那就趁此机会,一起封赏了吧。”

刘宏将手中的奏报一扔,直接回了皇位,然后冷冷的看着下方的众人。

张延看了看皇位上的刘宏,又看了看跪倒一片的文武大臣,最终咬牙出列说道。

“启禀陛下,董卓败于黄巾贼之手,有辱我大汉威仪。”

“秦怡禄虽然年轻,可屡立奇功。”

“臣以为,当撤免董卓,听候发落,封秦怡禄为讨贼中郎将,讨伐黄巾贼。”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不一会儿,剩下的两三成文武大臣也跪了下去。

只不过,他们都是忠于刘宏的大臣。

这些人以张延为首,他们见刘宏已经发了脾气,自然不能再坐视不理,纷纷表示应当重赏秦怡禄。

“什么?直接封讨贼中郎将?”

何进以及袁氏众人皆是心中一颤。

大汉自开国以来,何曾有过这样的事?一上来就是中郎将?

中郎将什么职位?

那是讨伐黄巾贼的主帅才有的位置,怎么能直接封给一个之前还是白身的人呢?

如果这样都行,那他们这么多年坚持的晋升壁垒又有何意义?

但是,他们敢提出异议吗?

何进不敢,袁氏不敢,其他世家大族更不敢。

他们推荐的董卓刚刚吃了败仗,相反的,秦怡禄却再次立下大功。

对比如此鲜明,哪有他们说话的份儿?

都怪董卓那个废物。

要不是他,他们怎么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王兄,我觉得张延大人言之有理。”

“不如就让秦怡禄顶替董卓的位置,以他的勇武,必定能够剿灭黄巾贼,还大汉一个朗朗青天。”

刘术上前一步说道。

“嗯,王弟言之有理。”

“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三公商议,朕不希望再有人乱来。”

刘宏见那些世家、外戚之人终于不敢有异议,脸色这才稍微缓了缓,将封赏之事交由三公。

当然了,这次就只是走个流程了,该吵的刚才都已经吵完了。

“陛下英明。”

“王兄英明。”

张延、刘术等人纷纷大呼英明。

只有世家、外戚之人纷纷嘴里发苦。

闹了这么久,这功劳终于还是落到了那秦怡禄头上。

哎,这都是什么事啊。

该死的董卓,都怪这个废物。

散朝以后,袁槐立刻通知下去,召开紧急会议。

各世家大族的主事人汇聚一堂。

“诸位,都说说吧,现在这情况该怎么办?难道真就任由那小子吞下这泼天的功劳?”

袁槐敲了敲桌子,神色淡然的说道。

朝堂之上,他们看似战战兢兢,可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演的,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哼,区区一个无名小族的子弟,也想拿下这么大的功劳?那我们忙活这么久岂不是为他做了嫁衣?”

“对,绝对不能如此,如果开了这个头,以后陛下岂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可陛下都已经大发雷霆了,再加上董卓那个废物吃了败仗,我们这......他不好开口啊。”

众世家之人议论纷纷,有坚持不能开这个口子的,有发愁不知从何下手的。

“嘿嘿,不好开口算什么,陛下只定了讨贼中郎将,其他方面可没有定,我们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一个世家之人阴阴一笑说道。

“哦?快快说来,你有什么办法?”

在场之人纷纷双目一亮,就连袁槐也情不自禁的看了过来。

“这个嘛,讨贼中郎将是不能动了,但我们可以给他改成临时的嘛,只要他在广宗张角面前吃了败仗,嘿嘿,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想必连陛下也不会再护着他。”

“哈哈,妙啊,没错,就这么办,只要他到了广宗,到时候是胜是败,可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的。”

在场的世家之人纷纷阴笑起来。

一个小族之人也想摘下这么大的果子,也不问问他们同意不同意。(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