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封赏到来,原来是个临时工(求收藏!鲜花!评价票)(1 / 1)

加入书签

当洛阳为了三郡战场的功勋来回博弈时,汝南、陈国的黄巾军基本上已经清剿一空。

一日后,封赏到来。

“皇甫嵩领军有功,封......”

“朱儁虽初战不利,但劳苦功高,赏......”

“秦怡禄屡立奇功......暂任讨贼中郎将,封武阳亭侯,秩至二千石......”

随着太监宣旨完毕,封赏的事算是尘埃落定。

“哈哈,恭喜闲侄,不但出任讨贼中郎将,还直接封了亭侯,我大汉可是从来没有过这种先例啊。”

皇甫嵩喜不自胜的说道。

那样子比他自己得了封赏都高兴。

“不错,不过闲侄屡立奇功,倒也对得起这个封赏。”

朱儁也十分满意。

他和皇甫嵩也各有封赏,只是没有秦怡禄那么惊人罢了。

不过就他在这次剿灭黄巾中的表现,他已经很满意了,不敢再奢求太多。

“小子受之不安啊,以后还需两位叔父多多提携指点。”

秦怡禄笑着敬了一杯。

总的来说,还算不错。

虽然是个临时工,但职位够高。

尤其是封了亭侯,以后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大汉的爵位以前挺香的,不仅有食邑还有封地,那时的爵位堪比土皇帝。

可自从汉景帝时期取消封地,仅享受食邑之后,爵位的含金量就直线下降。

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国库空虚,刘彻老兄为了筹措军费就开始出售关内侯以下爵位,从此爵位含金量再次下降。

可谁知道钱依然不够用,于是武功爵也被拿来出售,所以目前的情况时,那些世家大族中并不缺少大小爵位。

朝廷每年都要为此支付一大笔钱,这也是那些世家大族能够坐大的原因之一。

一个爵位的食邑看似不起眼,但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成了朝廷的拖累。

而那些世家大族却能够不停的从朝廷身上吸血,长此以往,可想而知。

不过现在的爵位再不值钱,那也是侯爵,是身份的象征。

就好比后世的文凭,你有这个东西就能跨进一个圈子,没有,你就是外人,想要和那些朝堂中的人博弈,连资格都没有。

所以,爵位一封,他也算是踏入朝堂了。

不过接下来的冀州战场就不能掉链子了。

要不然,用屁股想也知道,一旦落败肯定是站的有多高摔得有多惨。

幸好袁绍、曹操、还有那些世家子弟都会一起去,倒是不用担心朝里的那些人扯后腿。

剩下的,就是更凭本事了。

“闲侄,此去冀州讨贼,千万不要大意,那张角能被称为大贤良师,还能击败董卓,必然不是易于之辈,万事小心呐。”

“对对对,那董卓我知道,虽然性子有些残暴,但能力还是有的,没想到竟然在冀州吃了败仗,可见那张角不是好对付的,闲侄切不可轻敌。”

皇甫嵩和朱儁纷纷提醒。

“是,两位叔父的教导,小子谨记在心,必不会让你们失望。”

秦怡禄点头称是。

他对张角的能力再清楚不过,连太平要术都躺在他的属性面板上呢,又怎么敢轻视那家伙。

不过有张宁的关系,怎么处理张角倒是让他有些犹豫。

算了,先看看张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做决定。

如果还有救,就拉一把,如果一意孤行,说不得就得用上袁绍、曹操那些人了。

三人在营帐中杯觥交错,外面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泪流。

欢喜的自然是受到封赏的人,泪流的自然是刘关张三人了。

这都叫什么事啊?

他们也是一开始就参战了的,还从冀州战场千里迢迢的跑到颍川,然后又来汝南。

可结果呢?毛都没捞到一根。

而那秦怡禄却是一步登天,直接成了讨贼中郎将,出任冀州战场之主帅,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大哥,你看吧,我就说还不如跟着秦兄呢,要不然现在我们也能前往冀州战场了,不比留在这里天天满山跑着找黄巾来的舒服?”

张飞嘟囔着说道,然后向刘备的方向看去,入目却是一张有些扭曲的面孔。

呃,果然是嫉妒使人发狂。

张飞默默的远离了一些,免得被殃及池鱼。

关羽在旁边沉默的啃着干粮,心里的憋屈不比刘备少多少。

只是他脸比较黑,看不出来罢了。

“三弟,你如果是个哑巴该多好?”

刘备转过头,语气幽幽的说道。

“啥?哑巴?”

张飞心下一突,又往旁边挪了挪。

大哥疯了,竟然想把他变成哑巴。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啊,如果早点跟着秦兄,现在就算不能封爵,也能捞到不少军功,封个校尉总不成问题吧?

没见他麾下的许褚和秦安、鬼一都各有封赏吗?

还有那些将校,哪个没有赏赐?

我看呀,你们就是嫉妒,嫉妒秦兄的才能还有我的高瞻远瞩。

张飞暗自摇头,觉得自己很冤。

可谁让他只是三弟呢,遇到这么个小肚鸡肠的大哥,哎,心累。(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