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九一开?(1 / 1)
“不是你在朝堂上面开口说的?
说要拿我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出去贸易?”
“是啊。”
朱瞻基理所当然的点点头。
“那货呢?”
“不是?国库里面没东西吗?”
“不是?你想用国库里面的东西?”
太子爷直接愣住了。
“你难道没有想过,如果用的是国库里面的东西,那挣的银子,可都给国库充了,你是一分钱都拿不到的。
国库,和内库不是一个东西,你明白吗?”
太子爷小声的开口。
“哦对,不过那也没事儿啊,在应天府什么东西买不到?”
“是,是买的到,但你真就直接去市面上买?
你不怕被人参你一本扰乱市场?到时候再告到皇上那儿去?”
太子倒是看得长远。
是的,这些东西倒是朱瞻基没有考虑的事情。
宝船这些东西所能够承载的货物非同小可。
若真是在市面上购买,别说现在的应天府人口只有一百二十万,就是二百一十万,那也不能这么干。
朱瞻基稍微的沉默了一下。
随后看向太子。
“爹,那您给我想想办法?”
“我怎么给你想办法,真是的,这事儿,找我没用,我手上没权利,你得去找你爷爷,让你爷爷把官窑的权利给你,加紧烧制一批瓷器。
茶叶的话,也只能是去各地紧急的收购,至于丝绸这个倒是好解决,毕竟应天府的各大布行里面,也有许多过了季的衣服。”
朱瞻基点了点头。
“不对啊,说起来,老爹你是怎么知道是我的啊?”
“郑和直接在朝堂说,以我的名义?”
这时候太子翻了个白眼。
“你知道为什么,但凡只要是在朝廷上的人,都知道海运贸易的利益大,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提起过这回事儿吗?”
“不是?你们知道海运利益大?”
“我们为什么不知道?你以为我这这些年怎么撑过来的?很多时候,不还是靠着下西洋的补贴?”
“那为啥没人提出来呢?”
朱瞻基这就有些疑惑了。
“原因倒也简单,就是因为你爹我。”
“你?”
朱瞻基看了看面前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太子。
点了点头。
“大概懂了。”
“懂了吧?那就好,快去,自己的东西能往里面装多少就装多少,这么大的一笔买卖,亏你敢接手,看着吧,不要一会儿,咱们的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听着太子的话。
朱瞻基也明白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之所以一直没人敢提,是因为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这都还算好的。
但后面,知道了能赚钱之后,那事情又变了。
赚钱的买卖大家都想做,那么谁来做呢?
太子监国,让太子去做?
扯淡呢,太子本身在朝野的势力就大的吓人,内阁三杨全是铁杆的太子党,再让他主持下西洋一事,届时大量获利,编练新军。
且不说是谁的新军,钱是太子爷发的。
你猜到时候那些新军跟着谁姓?
就算不如此,下西洋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权利,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人。
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那时候,可就真的是权倾朝野了。
就算是朱棣放心,把这些东西交到太子的手里。
太子敢去做?
不敢的,谁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看清楚这一点,朝野之上,自然不会有人开口。
至于汉王和赵王......
你会资助你的竞争对手吗?
当然不会。
正是因为如此,下西洋这件事情,只有陛下才能够开口。
其余人呢,不算喝汤,多少闻着点骨头香味,倒也算不错。
毕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过去带的东西,回来朝贡之后回给他们的东西。
多少可以吃一点,已经不错了。
所以啊,其实大伙儿都挺期待下西洋的,就是陛下不开口,也没办法。
但朱瞻基不同,身为皇太孙,他有足够的地位,且不会受到猜忌。
同时也不会害怕太子手里的权利过大,太子和皇孙,完全是两个东西。
这个是需要分清楚的事情。
所以啊,这差事,自然才能够落到朱瞻基的脑袋上。
那既然落到了朱瞻基的脑袋上,还不是官家亲自点名,而是让皇太孙一手操办。
在所有人都知道下西洋能赚钱的时候。
那些豪商富人,背后有点背景的人,不过来找上太子,那就是真的蠢了。
现在的朱瞻基,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垄断企业。
就像是一个远洋公司,船是他的,货物也可以是他的,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资金填满货物,所以自然。
就会有人找上来,希望分上一杯羹。
和皇太孙搭上一个关系。
很简单的利益关系。
所以朱瞻基也陷入了思考。
是在基础获利上面直接八二分呢?还是九一分呢?
求鲜花评价票,呜呜呜,不是我不想改,实在是前面的改不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