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永乐年间出生的太监!(求鲜花评价!)(1 / 1)
大秦咸阳宫中。
嬴政看着金榜中的描述。
对这个段誉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大理国世子,半步天人……”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大理国,竟然有这样的高手,只是不知这半步天人,为何只排在第四十七位。”
说着,他又转头看向赵高,问道:“赵高,你那罗网之中,可有这段誉的资料?”
“他和他的那些神功,可有记载?”
赵高听到嬴政的召唤,连忙上前一步道:“回禀陛下,这个自然是有的。”
“罗网监察天下,九州各大皇室、门派、大族,都有他们相应的资料……”
嬴政微微皱眉,有些不耐烦:“少些废话,将他的信息告诉朕!”
赵高慌忙让人取来书卷,答道:“回禀陛下,这六脉神剑乃是大理段氏最高绝学,开国皇帝段思平所创,需四品一阳指做基础,对内力消耗极大。”
“数年前,段誉曾经在少室山上,以六脉神剑击败慕容复。”
“北冥神功是逍遥派的功法,可吸人内力,凌波微步,也是逍遥派的,最擅长闪避腾挪。”
“这三门神功彼此功用兼容,相辅相成,这段誉几乎就是立于不败之地啊!”
嬴政若有所思。
随后又皱了皱眉:“不对,若是这三门神功这么厉害,以段誉半步天人的实力,怎么会只排在第四十七位?”
赵高谄媚道:“陛下有所不知,世人皆知,这大理世子是个书呆子!不爱习武!”
“虽然有神功在身,有着雄厚无比的内力,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再加上他性格温顺,喜静不喜动,所以虽然是半步天人,但实力却比一般的大宗师强不到哪儿去。”
一旁的盖聂眼皮微动。
书呆子?不爱习武?
就这都能排在他之上?
尼玛……
命运不公啊!
嬴政听完赵高的话,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怪不得我之前修书给大理王段正明,让他一同出兵,讨伐大夏时,他拒绝了。”
“原来是因为有这么一尊武道天人坐镇。”
天人,意为天人合一。
可以在攻伐之中调动天地之力,轻易改变天象。
已经非人力所能敌。
一旁赵高冷汗涔涔,看出了嬴政的不满,慌忙道:“陛下,那大理弹丸之地,竟然敢忤逆陛下天威!臣这就派六剑奴出手,将那段誉擒杀,并将段正明与段正淳兄弟捉来咸阳!”
嬴政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这笔账先记下来。”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清君侧,杀了那小皇帝姜云墟,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赵高长舒一口气,忙道:“是,陛下!”
虽然段誉不爱动武,但谁也不愿意轻易招惹一个天人高手啊!
一旁的盖聂心中嘀咕:“六脉神剑,又是什么剑法?待我鬼谷剑术大成之后,定要去讨教讨教。”
……
大明。
朱无视已经带着四大密探返回山庄。
他将天香豆蔻给素心喂下,然后静待她的苏醒。
光幕中段誉的经历,让他眼馋不已。
不管是六脉神剑还是北冥神功。
他都想占为己有。
北冥神功可比他的吸星大法厉害多了。
前者可以将吸到的各种内力,甚至天地灵气,转化成北冥真气,彼此叠加,为自己所用,随心所欲,没有桎梏。
而吸星大法则没有这样的转化功能。
吸收到的那些内功,需要靠着自己,一点点的转化,效率极低。
一次若是吸收太过驳杂的内功,还会对自己造成损害。
这也是为什么朱无视吸收一百零八人,却只是大宗师的原因。
“将段誉的情报给我!”
朱无视吩咐护龙山庄的情报中枢,将段誉的消息全部传递给他。
不久后,几册卷宗便被呈了上来。
朱无视看着看着,就起了歪心思。
“这段誉,走了狗屎运才得到这三种神功,空有境界和内力,却不会运用。”
“我派朝廷兵马携红衣大炮前去,未必就不能将他捉来!”
就这样想着。
他招来四位密探,吩咐道:“现已查明段誉人在北宋境内缥缈峰上。”
“你们带三千精兵、三百密探,再携二十门红衣大炮,将他给我捉来。”
段天涯皱了皱眉头,问道:“义父……敢问为何捉那段誉?”
朱无视看他居然敢忤逆自己,眼神之中闪过寒意。
但随即又收敛起来。
沉声道:“这段誉与我大明一桩陈年冤案有关,现在不方便向你们透露太多,只管遵从命令即可。”
听到铁胆神侯这么说。
段天涯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无奈领命。
成是非跟着段天涯等人走了出去,撇了撇嘴,心里嘀咕不停:“这神猴……扯什么陈年冤案,多半是惦记人家的武学!”
“这个老阴比!”
“我可不想帮他卖命!找个机会溜之大吉!”
……
大明御书房中。
朱厚照脸色铁青。
面前放着一个奏折。
正是朱无视调用红衣大炮的请求。
说是请求,但更像是通知。
因为朱厚照受到奏章的时候。
朱无视已经让四大密探带着精兵、大炮出发了。
“这个朱无视,仗着自己的武道修为,已经越来越不把我放眼里了!”
朱厚照怒气冲冲,用力的捶着书桌。
一旁的曹正淳连忙劝道:“诶哟哎哟,陛下,消消气,消消气。”
“因为这件事气坏了身子不值当啊!”
说着,凑近朱厚照小声说道:“陛下,据奴才所知……先王留给陛下的护国手段里,分为一明一暗。”
“明着的手段自然是这朱无视,让他建立护龙山庄,扶持朝政,制衡的是权臣……”
“这暗的手段,乃是先王为防止有人要以武犯禁,用来制衡的是江湖和武林。”
朱厚照听到曹正淳的话后,眼前一亮。
心中生出希望。
“曹公公可知那暗的手段是什么?”
曹正淳得意一笑。
“陛下可知曾有一位前朝太监,本是进士出身,却因感念王恩,自愿做了太监……”
“算算时间,他是永乐年间的进士,如今起码已经一百二三十岁了吧?”
“已经没人知道他的真名,却因为他创下的神功,称其为……葵花太监。”
“他就是历代明王,用来制衡江湖的手段!在他面前,朱无视一个大宗师算得了什么?!”
……
(求鲜花评价票月票!拜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