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袭红衣青竹渡江(1 / 1)
官道上,一辆马车不紧不慢的走着。
不少江湖游侠骑车马,刻意放缓了速度,想要与马车并驾齐驱。
要么炫耀家世,要么炫耀武功,都是想引起那位少女车夫的注意。
小黄已经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任谁都想瞧上几眼。
能让这么一位漂亮女子做车夫,想必车厢内的人必定也是美人。
于是便有登徒浪子打起了主意,想趁小黄少女不注意掀开帘子瞧瞧里面是个什么光景。
但驾车的少女背后就像长了眼,一根金丝软鞭就挥了过来。
能被一阶法宝来这么一下,以后也够这些江湖游侠吹嘘的了。
绕过太湖,又经过十多天的路程,已然到了江边。
就在三人打算过渡船江时,遇上了连日秋雨,只得暂缓行程。
古时江上是没有桥的,只能乘渡船。
当然,马车也过不去,不得已卖掉换了点银子。
随后李余否决了张之遥包船走运河的建议。
水路固然可以直达长安,但那时的船全靠撸浆和风帆,速度极慢,所以李余宁肯到对岸后重新再买辆马车,反正不用自己花钱。
至于骑马,虽然速度更快,但李余不太喜欢骑马的感觉,硌得慌。
雨直到第五日夜晚才停,李余便决定明天过江。
让张之遥连夜去通知船家,准备一条稍微大点的船。
江水湍急,他怕翻船。
第二日清晨,几人收拾好行囊来到江边,小黄与张之遥身后背着大包小包,李余则两手空空,手持折扇,十分潇洒。
扇子是刘月儿送的礼物,正面提有《诗经》关雎中的四句诗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落款仅有“月儿”,字体秀气端庄,显然是刘月儿亲自写的。
这柄扇子可把张之遥酸的不行,但能怎办?如今李余是他的师兄,跟师兄抢女人?
今时不同往日啊!
上了船,李余特意多给了赏钱,自己这可是把身家性命都交给船夫大爷了。
是的,李余不擅长游泳,只会点狗刨,并且在余杭生活十八年就没下过水。
小黄与张之遥也好不到哪去,小黄自打上了船就脸色发白,一只手紧紧抓着身边一切能抓住的东西。
怕水,是一小部分陆地生物的通病。
张之遥就不同了,他倒是不怕水,不怕坐船,但他不会游泳。
尤其是这几天李余一直在在他耳边灌输着江水湍急,每年都得死好些人祭水神。
所以,船身每随着波浪摇晃一下,他就觉着离翻船不远了。
李余看起来倒是神情自若,可心里依旧紧张。
上辈子开车路过跨江大桥时不觉得有什么风浪,现在亲身体验就能察觉到了,毕竟跨江大桥的高度好大几十米呢。
“但愿不要出什么幺蛾子啊!”李余心中默念。
人生在世,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所以,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江面上烟波瀚渺,淡淡的雾气随着江水漂泊。
陡然见,一道身影出现在了众人视野里。
????
水上漂!
来人一袭红衣,头发披肩散落垂在身后,离得太远看不清面貌,但她应该是个女子。
女子没有没有乘船,似乎就是飘在水面上的。
看得船夫大爷眼皮子直跳,心说不会是遇上水神娘娘了吧!
噗通一下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口中念念有词,大概都是些好话。
没人摇浆,船随波逐流,飘在江心,但那红衣女子却不停靠近。
李余眯起眼,一颗心提了上来。
眼前这位女子决计不是什么水神娘娘,因为水神肯定不需要踩着跟青竹渡江的。
女子是一位高手!
她能做到的事,李余自认也可以,但绝对没有对方那样轻描淡写。
奔自己来的?李余神情凝重,让张之遥退到身后,,然后走至船头。
等看清红衣女子的脸时,惊为天人。
世间竟有如此好看的女子!
岱眉轻扫,琼鼻挺立,樱唇朱红,一双眼睛灿若星辰。
女子一袭红衣,身形高挑,当真应了那句“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
女子一袭红衣,好似画中仙,似画中走出来的仙子。
同为女子的小黄已经看得呆了:“少爷,这位姐姐是神仙吗?”
张之遥痴痴傻傻,刘月儿?刘月儿是谁?
李余重重呼了口气,来者不善啊!
红衣女子脚下青竹稳稳停在三丈外,侧着脸打量船上几人,最后把目光定在李余身上。
“你,就是李余?”
果然,就是冲着李余来的。
李余抱拳,面露笑意,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在下正是,未请教?”
女子轻轻嗤了声。
“换做是你,会和一个死人介绍自己么?”
李余目光缩了缩,暗中提息运气,心头升起不妙之感。
女子顿了顿,看了眼江水。
“就用这江水,称一称你性命斤两吧。”
“你是袁幺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