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 最后再给他一个面子(1 / 1)

加入书签

林清风还是有些疑惑的,为什么韩皓然觉得皇帝陛下赐婚给他会如此不可思议。

韩皓然解释道:

“是这样的,如果嬴政把他那才十六岁的长公主赐婚给我,我是可以理解的。”

“古往今来,公主和大臣联姻,是巩固皇权的一种手段。”

“嬴政目前的心态,是极有可能用指婚这一招来进一步稳固我和他之间的关系的。”

“可是,偏偏嬴政没有赐婚她的女儿,反而是,选择了盛唐来的,本应该和皇家和亲的公主。”

“这就非常非常奇怪了。”

“联姻的目的,本来就是进一步加深关系。”

“可是嬴政这一招,却是要加深我和盛唐之间的关系,这本应该是他最忌惮最顾虑的事情啊!”

韩皓然想了很久,用自己都不太确信的语气说道:

“难不成,是那个盛唐公主武玲长得十分丑,嬴政不想把他留在自己宫里,所以想要恶心我一下,把武玲指婚给我?”

“也不会啊。武曌可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她的基因理应不会太差才是。”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换头技术,武曌的美貌肯定是纯天然的,原装的。”

“难不成是基因突变?”

一旁的林清风见韩皓然又要说一些她听不懂的东西了,连忙说道:

“我可是听说,武玲公主有一副和她母亲武曌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

“加上十六岁,正是女孩最水嫩,最美好的年纪。”

“相传盛唐的大公主,是全盛唐最娇艳的一朵花呢。”

“她曾经有一次出游,让无数只是远远见过她的人都一见倾心呢!!”

韩皓然用一种看透却不说破的目光看着林清风:

“清风,没想到你八卦得很呢。”

“你应该没去过盛唐吧??”

“盛唐那么远,你连人家公主长得好看不好看都知道啦?”

“你看我,好歹是出征去过盛唐过境的人。算是去打卡出差过的。”

“府里,也算有一些遍布在各国的探子。”

“我都完全不知道人家武玲公主的任何信息。”

林清风连忙急着狡辩道:“女孩子嘛!总是关心这些东西的啦~”

“反正,我只是和你说。人家公主可不丑,而是漂亮得很!”

“能够娶武玲,你是占了大便宜了。”

..............................................................

韩皓然笑着说道:

“你这样一说,那我也没啥好犹豫了。”

“直接接受了嬴政的‘美意’,迎娶那武玲好了。”

林清风目瞪口呆:“哈??”

“你明明刚刚还那么纠结的,现在却那么果决。”

“就因为我和你说武玲漂亮?”

韩皓然握住林清风的手:“怎么?”

“又吃醋了吗?”

林清风连忙摇头:“才没有呢。”

“怎么可能?”

“而且我就是大将军的一个贴身侍女,一个小丫鬟。”

“哪有这资格吃醋啊?”

韩皓然笑着说道:“我是否有把你当做丫鬟,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赐婚好歹是当今皇帝的赐婚。”

“我呢,怎么说都是做臣子的。”

“虽然心里呢,我着实不怎么把嬴政放在眼里。”

“可是表面上还是需要尊重的。”

“庆功宴这样的小事情,我说不去呢就可以不去的。”

“虽然会招来不少口舌,比如探花郎的檄文,但终归是问题不大。”

“可是赐婚这样的大事,我如果再抗旨不遵的话。”

“那可是公然的忤逆抗旨的行为了。”

“这会让嬴政没的选择,为了保存他天子的威严,他都不得不出手对付我杀我了。”

“所以,如果不接受赐婚。”

“咱们就相当于选择了带着西川九郡的百姓,带着我麾下的二十万士兵谋反这条路了。”

“而现在,还不到那个时机!”

林清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噢。”

“可是大将军,我始终觉得,让你决定答应这门婚事的最主要原因。”

“还是因为你知道了武玲长得漂亮!!”?(?﹏?)?o???╮????╭o???

“不然,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答应??”

韩皓然笑道:“那嬴政出乎意料的来赐婚这一招。”

“我现在算是想明白了。他即是试探也是暗示。”

“试探呢,是想知道我会如何反应。”

“暗示呢也是在和我说,他是君王,而我终归是臣子。”

“你看,他身为皇帝,连我的婚姻都能够做主操控。”

“你觉得,我会理他?”

“我韩皓然也是要面子的人。自然不能直接答应。”

“当然是要端着的。”

“我估计啊,再过一天时间,嬴政的手里,就能够收到飞鸽传书我没有接旨的消息了。”

“架着这皇帝几天,也是我在向嬴政递话了。”

“这一次,我接受赐婚,是最后再给他一个面子。”

“以后他再乱来,胆大妄为的话。”

“那就别怪我韩皓然撕破脸了。”

林清风吐了吐舌头:“大将军好威风!!”

“所以,那皇宫里来的公公。。”

韩皓然淡淡说道:“继续晾着。”

“反正现在急得也不是我。”

“而是嬴政,他会顾虑自己这一步棋是不是太过于激进和过火了。”

“他会想,是不是我韩皓然真的就会反了??”

“我晾他个足足七天。”

“他估计就会担惊受怕睡不着觉七天。”

“谁让他要给我赐婚的??”

“我也让他吃吃苦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