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太医很差钱(1 / 1)
太平公主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闵晓天首先是不忍。
好歹他穿越到唐朝之后,太平公主算是第一个朋友。
而且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第二,闵晓天要在唐朝混下去,太平公主这个大树不能不抱。
要抱好这棵大树,就得保护好这棵大树,这个道理,五岁小孩都懂!
所以,保护太平公主,就算田青不说,他闵晓天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听说吐蕃真会派杀手来行刺太平,闵晓天不得不紧张。
“田大人,你怎么判断吐蕃会派杀手到中原来呢?区区一个边远小国,就那么大的胆子?”
“刺杀公主殿下?开天大的玩笑,他就不怕大唐举兵灭了他?”
田青沉吟片刻,说:“正因为吐蕃是一个区区小国,不敢明目张胆和大唐叫板,只敢派出杀手暗中行刺公主。”
“吐蕃王子年少气盛,而且度量特别小,几番要求和亲,天后都已公主已经出家为由拒绝。”
“现在得知公主即将和成亲,他自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田某也一直在想,为这点小事就要刺杀公主,吐蕃王子应该没有这个胆量,毕竟事关两国安定的问题。”
“但是据了解,吐蕃王子性格暴戾,做事爱钻牛角尖,也是因为如此,天后才不答应这门亲事的。而吐蕃王子非常好面子,万一狗急跳墙……”
“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防备,在公主成亲之前,务必要保护好公主,不能有半点闪失。”
闵晓天顿时懊恼。
田青把吐蕃王子形容成一个小肚鸡肠的无赖纨绔,而太平还曾经把他误会成了吐蕃王子。
当然了,换成闵晓天是吐蕃王子,遇到这样的事情,度量也大不到哪里去。
单凭太平长得像他的女友李令月,要嫁给薛绍,他心里都酸溜溜的。
于是说:“看来,吐蕃王子还是特别在乎公主殿下的,要怪就怪吐蕃实在边远蛮荒,天后不忍让公主殿下去吃苦受罪……”
田青不明所以,正色道:“天后的心思我们不必去妄自揣度,我们做臣子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行了。”
“而且,太平观被偷袭的事情,公子千万不要说出去!天后懿旨,此事要绝对保密,以免被诸国诸侯笑话。”
闵晓天再度懊恼,但是忍了。
想起来的确也有道理,大唐强国,居然发生公主遭遇暗杀的事情,不被其他小国笑话才怪。
假如诸国诸侯当中有别有用心者,正好可以借此大做文章,挑拨战争都是另外一回事,至少会折损武则天的威严。
所以,武则天有这样的懿旨也很正常。
但是,那些杀手是当年王皇后豢养的死士后人,怎么和吐蕃扯上关系呢?
田青:“据田某了解,杀手使用的连环弩,就是吐蕃人提供的。”
“由此可以这么判断,吐蕃杀手是利用了王皇后豢养的这批死士,让他们打前站探路,做了替死鬼。”
闵晓天歪着脑袋仔细聆听,田青的分析判断,挺像那么回事儿。
自己倒是忽略了连环弩这个细节。
但是连环弩,唐朝中原也不是没有。
于是问道:“田大人如何判断哪些连环弩就是吐蕃人提供的呢?”
田青说:“赵将军的手臂目前还在瘙痒红肿,太医检查后得出结论,连发弩的箭头上都浸泡了曼陀罗花的毒素。”
闵晓天纳闷:“曼陀罗?又不是只有吐蕃才有?”
田青:“没错,曼陀罗花并不稀罕,中原随处可见,但是经过对比,这种花毒正是来自吐蕃的。”
“所以由此推断,吐蕃王子得知公主即将成婚的消息,想必已经恼羞成怒,狗急跳墙,势必还会派出杀手行刺公主殿下。”
闵晓天点点头,认可田青的推断。
原本,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无风不起浪,太平观出现的杀手,本事王皇后豢养的死士后代,但是他们就想利用吐蕃王子和亲一事这个由头,故意冒充吐蕃杀手。
不料弄巧成拙,几句故弄玄虚的叽里咕噜,反而露了马脚。
他们没想到,现场有一个会几句吐蕃语言的闵晓天。
田青:“田某今天来找公子,其实有几个目的,而且几个目的都重要。”
“第一是受天后之命,向公子讨教手枪的功能,这个暂且作罢。”
“第二个目的倒是田某私下和公子的协商,希望公子能加入大理寺,这个也暂且作罢。”
“第三个也是田某个人的一点建议,希望公子能暗中保护公主殿下。”
闵晓天突然说:“也不知道皇帝皇后怎么想的,公主还有十多天就要嫁人了,怎么还让她住在道观?”
田青:“皇帝皇后的心思,我们臣子自然不敢揣度,也不好揣度。但是田某认为,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把戏演得很真实。”
“大唐自然不怕吐蕃,更不可能采用和亲的方式达成两国交好。”
“但是两国一旦开战,将会导致边关动荡,生灵涂炭,对大唐和吐蕃都不好。”
“而且对其他诸国来说,都会认为大唐以大欺小,折损我大唐的仁德。”
“等公主成亲之后,吐蕃倘若还敢叫嚣,大唐出兵也师出有名,区区一个小国,十万大军就能踏灭。”
闵晓天连连点头。
这大概就是先礼后兵最好的诠释。
我让你,并不意味着我就怕你了。
你要是一直不知好歹,老子就给你点颜色瞧瞧。
你要是还自以为是执迷不悟,老子就让你永远没有机会醒悟!
这也正是闵晓天做人做事的理念!
……
第二天,闵晓天去了太平观。
太平公主果然还住在道观里。
赵顺也在,胳膊上的伤口周边出现红肿,时不时还有瘙痒的症状。
张太医也在,吩咐赵顺要定时服药,避免伤口感染。
不愧是宫廷太医,加上赵顺伤的不是要害,箭头上的毒素已经被排除,只需天宫样机日即可康复。
按照田青的说法,闵晓天就觉得太平观看上去安安静静,实则暗流涌动。
赵顺自然是不能离开的。
闵晓天左看右看,张太医的确和老闵还真是有九分相似。
“张太医……”
张太医朝闵晓天点头微笑:“公子恢复得好快啊!”
闵晓天差点给张太医跪下,不单单是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更是因为他实在太像老闵。
但是老闵不留胡须,而五十岁的张太医不仅有很长的胡须,而且已经花白。
唐朝的男子大多不兴剪胡须,作为宫廷太医,胡须代表的是一种资历,一种权威。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解释了。
闵晓天深深一揖,突然问:“张太医,是否欠着别人的一笔钱?”
张太医浑身隐约一颤。
定定地看着闵晓天,脸色明显伤感。
随即摇头,笑道:“怎么会呢?公子怎么会这样想?”
闵晓天那么敏锐的人,自然看出了张太医的苦笑。
又问:“张太医住在哪里?改日晓天上门,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太医不比太监,太医院只是一个办事机构,而且太医都是正常男子,有自己的家室。
所以,太医都是住在宫外,只是在太医院轮值。
张太医有些感动,站起身来,朝闵晓天又笑了笑。
这回笑得有点真实。
说了自己的住处,然后说:“公子是张宓难得一见的奇才,随时欢迎公子光临寒舍。”
原来张太医叫做张宓。
闵晓天已经换了唐装,很高档的那种。
订做的还有几天才得到,侯三就去时装店,花了五两银子给他弄了一套高档时装,价值两万元人民币。
京都大富翁,就该有大富翁的派头,不能太寒酸了。
闵晓天摸了摸衣袖,居然没带银子。
还好,有一叠绢。
他本来是带着来擦汗用的。
于是,就把那一叠绢送给了张太医。
“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张太医笑纳。”
张太医愕然,半分钟之后,嘴唇哆嗦着:“公子,你这事何意?”
闵晓天笑道:“张太医救了晓天一命,这点小意思,权当是晓天给张太医的见面礼,改日晓天再登门重谢。”
张太医还是愕然,搞不清楚闵晓天怎么会这么阔绰。
赵顺在一边笑道:“公子,你是否也给赵顺一两匹绢帛?”
“滚!”
闵晓天觉得不该在张太医面前无拘无束,赶紧对赵顺说:“赵将军又不缺钱,对闵某有没有救命之恩,我干嘛要给你啊?”
本想和赵顺说说笑笑,而此刻的张太医却对两人的对话不理不睬,盯着那一叠绢,抖抖索索的就收下了。
那架势,似乎担心闵晓天只是一个玩笑。
或者担心闵晓天突然反悔一般。
看着张太医猴急地将绢帛揣进衣兜的样子,闵晓天突然很难受。
他之前问张太医失却差钱,是因为他想起了自家老爹。
可能正在被高利贷的追杀呢……
没想到,现在看来,张太医的确很差钱。
改日是该去他家看看。
……
那一叠绢,按照当时市面上的价格,价值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在2022年值不了多少钱。
姑且按照四块钱一克的均价计算,一两银子价值两百元,十两银子最多也就是两千元。
但是在唐朝,银子的价格就比2022年翻了十五倍。
一两银子价值三千块,十两银子,那就是三万元人民币。
闵晓天还真是京都大富豪的风范,居然用价值三万元人民币的绢来当手帕用。
这还不算是太大的笑话。
真正的大笑话,发生在昨天晚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