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这下发达了(1 / 1)
昨天晚上八点多钟,按照唐朝流行的计时方式来说,也就是戌时三刻,闵晓天就发现府邸里还留着很多绢帛。
有多少呢?
按照二十一世纪的计量来计算,大概有一吨左右。
侯三和单冠月他们欣喜若狂,差点就惊掉了下巴。
闵晓天却没怎么兴奋,这些绢全是一色的,做衣服也不好看。
看着薛奴她们一个个眼馋,当场就抽出几匹,让她们拿去做新衣服。
不料当即就被侯三制止。
闵晓天问其故,飞贼就说,这几匹绢的价值,够薛奴她们穿十年的衣服了。
闵晓天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一吨绢,相当于五千两白银。
五千两白银,相当于2022年的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
想起来,唐朝的货币流通还真是麻烦。
一般极少用金银交易,更是没有银票。
大多用通宝,也就是铜钱,携带起来特别麻烦。
于是,大多数商人就用绢来代替流通货币。
大唐盛世期间,商贸是非常鼎盛的,唐朝出品的绢非常的抢手,不仅在国内很值钱,在国外也是贵价货。
绢跟铜钱比较起来要轻便得多,携带起来比携带铜钱方便很多。
不少的商人就把绢当作一种流通货币来使用,毕竟绢的售价在当时并不便宜,完全可以跟金银珠宝的价值相提并论。
当然,这是民间的小交易。
做大生意的人,还是用银子,一箱子一箱子的搬运给交易对象。
张太医收下了闵晓天价值三万元的绢,闵晓天就隐约感觉到,张太医不仅很差钱,而且肯定还有大麻烦。
否则,堂堂一个太医,好歹也是五品官员,不可能当着赵顺的面,收了自己的绢帛。
虽然谈不上是行贿受贿。
毕竟,三万元钱也谈不上多大的钱。
这样有点掉价。
想着二十一世纪的老闵,闵晓天突然有一种心如刀绞的感觉。
2022年的老闵,炒股亏了两百万,还差着五十多万元的高利贷吗?
要是还继续借钱炒股,说不定又是债台高筑了。
账多不愁,说不定老闵还不会把三万元看在眼里。
他现在要的是四百万,四千万。
十足的赌徒,疯子!
唉……
……
闵晓天出门散心。
太平观风景独好。
据说,当初建造太平观的时候,武则天还专门请了风水大师来选址,并根据太平公主的生辰八字来定太平观的坐向。
武则天,原本就很迷信的。
太平观距离京都三十里,不远不近,既远离了京城的繁华喧嚣,同时又能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南麓一带,方圆十里荒无人烟,周边都是原始深林,的确适合静养修行。
但是太平这一次是为了在这里逃避吐蕃和亲的,不像当年是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而出家。
……
南麓高耸入云,半山腰云雾缭绕,看不到巅峰。
人们都说,天上还有一个世界。
闵晓天甚至怀疑,山顶上面的天,就是他穿越过来的那个未来世界。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未来世界里,有他的亲爹,百万负翁老闵。
来到南麓下面仰望,悬崖峭壁,笔直通天。
除了灌木和岩石,似乎没有可以容人插足的地方。
自己编的那个谎话,说什么在南麓半山腰狩猎,然后晕倒坠落,还真有人相信。
是唐朝的人太傻,还是自己太聪明了?
这么陡峭的岩壁,伍优济不可能活命。
但是,活要见人死要见是,伍优济的尸体呢?
难道真的被狼吃了嘛?
南麓周边,的确潜伏着很多死士,就算有狼,也只能在好几里地之外的荒野里干嚎两声。
难道就没人发现伍优济吗?
也有一种可能,伍优济还挂在南麓的半山腰某根树桠上,成了一具干尸?
……
原来的那些死士,因为有王皇后豢养的死士后人混杂其中,剩下的两百多人,全都被打入大牢接受调查。
现在的死士,全都是禁军里抽调出来的高手,都是绝对效忠武则天的人,绝对誓死保卫太平公主的人。
赵顺还好,没被怀疑,依然担任保护太平的总指挥。
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捅出了那么大的篓子,居然还深得武则天的信任。
其实他的身份,就是禁军里的一个将军,虽然不是凌烟阁功臣后人,但是祖辈也是唐朝的开过老将,因此呗武则天重用。
前一拨死士身世不清白,不关赵顺的事情,就连李治皇帝和武则天,也完全没料到王皇后会养着一批死士。
偷袭事件发生之后,好在太平公主毫发无损,据说,内侍省因此有两个官员下课,处罚算是轻的。
闵晓天在他坠落的地方转悠了好一阵,在一处草丛里找到了手机。
还好,电是满格的。
看着陡峭的岩壁,茂密的灌木,突发奇想,不如到半山腰去瞧瞧。
于是,扯着一根比大拇指还粗的藤蔓攀援而上。
岩壁虽然陡峭,但也不是光滑如镜,岩缝和崖山出来半尺的石块,都可供“插足”。
换了十多根藤蔓,闵晓天到了二十米高的山腰,果然有了意外的发现。
第一,树杈上挂着自己的望远镜。
这在唐朝可是一个宝贝啊。
第二,不远处的树杈上,还挂着一个背包。
那是伍优济的。
闵晓天扯过一根藤蔓拴在腰间,小心翼翼接近背包,伸手摘下来,打开一看,惊得差点滚下岩壁。
伍优济这个偷猎者,大概做了长期在东山顶盗猎的打算。
背包里,有水有罐头有饼干,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一些药品。
最最关键的是,里面还有两百发子弹。
这下,闵晓天发达了。
两百发子弹,虽然在硝烟四起,个个都杀红了眼的战场上取了不了多大作用,顶多就是射杀两百人而已。
而每一场战役,都会死好几千人。
但是账不是这样算的。
手枪这玩意儿,在唐朝还没有发明,甚至连火枪都没有。
就连武则天、田青、赵顺这样的人物都没有见识过累死的火器。
那时候的远距离兵器就是弓弩,最好的就是连发弩。
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就有了火器。
公元904年,唐朝末期,就开始有火炮攻城的记载,那个发明人是谁?
该不会就是我闵晓天的后人吧……
哈哈!
两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不去多想,反正闵晓天也看不见。
反正,现在整个唐朝……不对,是整个时代整个世界,就只有他闵晓天一个人拥有手枪这种神器。
原本想着,两把手枪只有六发子弹了,子弹打光,神器失效,两块废铁再也没有震慑力。
现在冒出了两百发子弹……
虽说在战场上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干嘛要把手枪用在战场上呢?
这绝无仅有的旷世神器啊。
隔着五十米距离,指哪打哪,枪声一响人就毙命,“啪啪啪”几下就倒下一片。
这样杀人效率,对于那些大刀长矛肉搏的将士来说,犹如神兵降世。
谁还敢上前半步。
再说,擒贼先擒王,远远的一枪打死了主帅,还有什么战争可言?!
再说了,手枪携带方便,不像弓弩那样不好隐藏,随便装在衣兜袖子里,旁人也不容易发现。
举手抬足之间就能将对手击毙,躲在某个角落就能击毙敌人,对方死了都不知道是谁下的手。
这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手枪为何物,无非就是一块铁疙瘩,所以,这玩意,特别适合暗杀!
哈哈哈!
闵晓天一阵狂笑,赶紧闭嘴。
这笑声要是传到道观那边,或者被潜伏在附近的死士们听见,就不好解释了。
也不管伍优济的残肢断臂是不是还挂在哪一个树杈上,赶紧背着背包,攀援而下。
也不跟太平和赵顺打招呼了,急急返回闵府。
原本,他也可以把这两百发子弹藏在道观的。
但是田青那些人,时不时会来一次大检查,要是被他们搜走了这两百发子弹,那就亏大发了。
还是藏在自己屋子里比较保险。
而且,这事不能第二个人知道。
当然,也不是不信任自家兄弟。
主要是侯三是个大嘴巴,有事没事夸夸其谈。
一旦他知道此事,估计要不了三天,京都就满城皆知。
现在闵晓天走在大街上,很多人都知道他说高府的新主人了。
当人,表情和评价也各不相同,有人说他是灭掉狗太监的英雄,也有人说他是谋财害命。
大部分人倒是持事不关己的态度,看闵晓天长得帅,暗自感叹一番。
单冠月、魏尚红倒是嘴巴要紧一些,但是把一个秘密装在他们的心里,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累赘。
徐世来嘛,人看上去猥琐,实则老谋深算,花花肠子较多。
说起来,给高建孥下套的人,徐世来首当其冲。
要是没有他的启发,闵晓天也想不出那么好的计策,高建孥还不一定就死得成。
有时候,惺惺相惜的朋友,恰恰就是知己知彼的敌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那一天他会开枪了,倒是让闵晓天不放心了。
闵晓天把两百发子弹和一把手枪藏在自己床头的壁柜上,锁上两把铁锁。
他的卧室,任何人都是不准进入的。
就算薛奴来打扫卫生,闵晓天也会在场。
何况,闵晓天认为,薛奴这个女孩还是值得信任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