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元璋的阴冷目光(1 / 1)
“太子殿下,”李善长走到朱标身边,低声道:“老臣以为今日之事,陛下心中已有决断,太子还是暂避锋芒为好。”
朱标自然明白李善长话中之意,今日之事,父皇表面上没有表态,但言辞之间明显流露出对自己的不满。
他微微颔首,对李善长投去感激的一瞥,但心中却并未因此而动摇。
他相信历史的车轮不会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
“李丞相多虑了,本宫心意已决,纵使粉身碎骨,也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朱标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回荡在大殿之上。
李善长见劝不动朱标,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活了大半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位太子殿下虽然仁慈,但未免太过理想主义,在朝堂之上,光有仁慈是远远不够的。
朱标没有理会李善长,他环视四周,那些原本还有些动摇的大臣们,此时在朱元璋的威压下,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诸位大人,”朱标朗声道,“本宫知道你们心中还有疑虑,认为本宫提出的新政过于激进,不切实际,但本宫可以告诉你们,早在前朝……”
朱标开始引经据典,从历史的长河中,他信手拈来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从王安石变法到张居正改革……
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着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道。
一些年轻的官员,原本对朱标的新政还抱有怀疑态度,但此时听到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自然明白朱标所言非虚,历史上那些英明的君主,无一不是以百姓为重,施行仁政,最终才成就了一番伟业。
蓝玉站在武将的队列中,他双手抱胸,原本漫不经心地听着朱标的长篇大论,但随着朱标的讲述,他原本轻蔑的眼神渐渐发生了变化。
他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朱标的话虽然说得委婉,但句句都直指大明现存的弊端,让他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太子殿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虽然没有说话,但那凌厉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朱标。
他不得不承认,朱标说得很有道理,但他更清楚,要推行这些新政,将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将会面临多大的阻力。
“够了!”朱元璋一声怒吼,打断了朱标的话,“你说的这些,朕何尝不知?但治大国如烹小鲜,岂能如此儿戏?你一味地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却不知现实的残酷,迟早会吃大亏!”
朱标心中一凛,他知道父皇这是在警告自己,不要一意孤行。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见一个身影缓缓从群臣中走了出来……
“陛下息怒,”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老臣有几句话,想问问太子殿下。”
说话的正是刘伯温,他走到大殿中央,目光炯炯地盯着朱标。
“太子殿下,”刘伯温捋着花白的胡须,锐利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一切:
“你说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老臣以为甚好!但如今国库空虚,百废待兴,若要减轻百姓负担,朝廷的税收从何而来?没有足够的粮饷,如何养活百万雄师,如何抵御外敌入侵?”
朱标早料到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他从容不迫地答道:
“先生所言极是,但朝廷的税收并非只能依靠百姓,更可以来自于商业的发展。”
“本宫建议,可以适当放宽商人的限制,鼓励民间贸易,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朝廷的税收,又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可谓一举两得。”
“鼓励商业?”刘伯温眉头微皱,“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乃是我华夏治国之本,太子殿下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先生此言差矣,”朱标侃侃而谈,“重农固然重要,但商业也并非洪水猛兽!”
“前朝之所以衰败,正是因为朝廷腐败,官商勾结,导致商业凋敝,百姓生活困苦。“
”本宫并非要完全否定重农抑商的政策,而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农业和商业共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刘伯温听完朱标的话,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大殿上的其他大臣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太子殿下,”刘伯温再次开口,语气中多了几分赞赏,“你的想法确实很有见地,但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仔细斟酌。”
“老臣建议,可以先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先生所言甚是,本宫也是这么想的。”朱标心中一喜,他知道刘伯温这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也是在变相地支持自己。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一幕,脸色阴晴不定,他虽然对朱标的回答还算满意,但心中对他的戒备却丝毫没有减少。
这场朝会最终还是不欢而散,朱标虽然尽力争取,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朱元璋的想法。
他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看到刘伯温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散朝后,朱标并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那些年轻官员面前,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
他知道,要想推行自己的新政,必须要有更多人的支持,而这些年轻官员,正是他希望争取的对象。
“殿下,您的理念,我们都明白……”一个年轻官员压低声音说道。
他们围在一起,气氛热烈,而这一幕,恰好落在了不远处一个人的眼中——李文忠,他眼神一凛,快步走向了朱元璋的御书房……
↑返回顶部↑